最近又收集多一種翠綠系列的燈魚品種, 名為: 羅德尼亞翠綠燈; 該種體色基底呈微微米黃, 身體長有幼細青線, 青黃光澤主要分佈在魚腹及亮線附近位置, 公母魚體形略有差異, 公魚體形修長, 母魚體稍圓潤, 成魚體長4.5cm, 身體側線並不完整, 推斷為 Hemigrammus (半線脂鯉屬) 的其中種
公魚 |
母魚 |
紅箭檸檬燈是檸檬燈的其中一個近似種, 根據種名標示Jacareacanga, 推算產地分佈在塔巴荷斯河岸城鎮Jacareacanga附近, 體色鮮黃, 另外有少眾個體呈淡紅色, 同樣長有血紅色鰭翅, 尾鰭型像紅色箭尾, 這也是種名紅箭檸檬燈的由來, 該種批量次數屬非常稀少; 希望經今次介紹, 日後有較多產量登場
這隻是混雜在黃凱蒂燈而來的金剛燈類加拉辛 (Phenacogaster sp.), 體色晶瑩呈半透明狀, 頭形細長, 體側長有幼細藍線, 長度分佈在胸斑後至尾柄斑之間, 背鰭及尾鰭呈橘黃色; 金剛燈喜歡尋找底床上的飼料碎屑作食, 進缸初時難與其他魚爭奪食物而導致體弱, 飼養須注意其食性偏好, 以沉底鼠魚貼片飼養為佳, 穩定養壯後也屬體健易養的品種
混雜血喉紅彩燈一起輸入的申古橘尾翡翠燈, 學名不詳, 這魚體長大概 4cm, 身體呈淡淡翠綠, 尾柄與橘色尾鰭之間, 長有一顆橫向橢圓形黑斑; 該種暫沒有批量進口, 要再遇上可非容易, 期待日後能有批量輸入的機會
這是以 M. cf. lopesi xingu 之名輸入的美麗燈魚, 成魚體長 4cm, 身體基色青黃, 狀態優良及在陰暗環境下飼養, 喉部, 身體後半及各鰭會展示紅彩; 魚商獻描述該物種分佈在申古上游 Serra do Cachimbo; 個人認為, 這是一個近似翡翠霓虹, 赤霞燈的品種, 並非正品的 M. lopesi (盧比斯燈)
p.s. 血喉紅彩燈已於2024年初被發表文獻, 定名為 Moenkhausia aurora, 產地模式位於申古水系的Rio Culuene
莫妮卡燈是2016年被發表的新種, 產地位於Rio juruena 支流Rio papagaio, 喜歡在水體上層活動, 外型修長, 跟費洛塔金帶燈相似, 體色夢幻, 長紅色眼部上虹, 腮蓋及魚背呈閃爍藍光, 身體基部長紫棕色寬帶, 尾柄位置透現紅彩, 台灣魚雜誌社以 "巧克力焦糖" 來形容是相當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