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Moenkhaus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oenkhaus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烈焰藍寶石燈 (Moenkhausia sp.)

烈焰藍寶石燈是2024年的新種, 體色鮮明, 跟藍緞帶燈相似, 所以在購入時誤認為魔鬼燈的其中一員, 該種背部及眼虹呈淡淡水藍, 體側長黑線, 其上蓋上金屬藍色光澤, 背鰭, 臀鰭及尾鰭呈血紅色彩, 而尾鰭紅色更為烈艷, 飼養近月, 沒有像可卡燈類般快速成長, 估計成魚的體長偏向於 5cm以下, 側線完整, 屬較小型的直線脂鯉屬加拉辛, 期待更成熟後的表現 




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阿魯亞白玉翠綠燈 (Hemigrammus sp. from Rio Arua)

早前在一批阿魯亞雜燈之內, 找到一條體型修長的白玉翠綠燈, 這魚各鰭沒帶顏色, 體色晶瑩, 長藍色肩斑及淡綠色側帶, 現體長大概4.5cm, 看形態已近成魚階段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水晶斑尾燈 (Moenkhausia sp.)

水晶斑尾燈來自哥倫比亞, 體型修長, 成魚體長4.5cm, 尾鰭上葉尾斑呈紅黑雙色, 下葉及其體基色呈透明, 體表散發誘人綠光, 生活習性與大部分斑尾家族成員大至相同, 喜歡在水體中上層活動; 是次輸入批次當中混有一條 Hemigrammus newboldi, 據資料顯示, 是產自奧利諾科流域  (Rio Orinoco) 的品種, 採集地可由此推敲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杏月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2023年接近完結的時候, 有一燈魚新勢力在市場出現, 名為杏月可卡燈, 成魚體長可至6cm, 名稱由來是根據其體態及體側橫帶與杏桃燈頗相似, 加上其體色杏黃, 背部藍鱗閃爍, 配色極美, 所以跟水族達人趙波波相討後便作出定名; 個人觀察所得, 除了上述特徵外, 該種頭形短圓, 背部鱗片排列整齊, 尾鰭亦沒有覆蓋鱗片, 這些都是直線脂鯉屬的其中特徵, 同群魚當中也有出現白金型的個體

正常型


    
白金頭

黑帝金帶燈 (Moenkhausia sp.)

黑帝金帶燈外觀跟費洛塔金帶燈相似, 體形修長, 體則長有一條帶金至銅色亮線, 亮線以下, 長有黑色寬帶並行, 與費洛塔金帶燈不同之處, 是該種的寬帶顏色較黑及呈長條形狀, 黑色不會向腹臀部位伸延, 另外魚腮黑色色素也較稀疏; 黑帝金帶燈至今仍沒有批量輸入過, 是珍貴的加拉辛品種

黑帝金帶燈

費洛塔金帶燈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翡翠幽靈可卡燈 (Moenkhausia cotinho from Rio do Sangue, Upper Rio Juruena)

翡翠幽靈可卡燈是黑點尾可卡燈類的其中一種, 已知其中一產地位於 Rio Juina, 是茹魯埃塞納的支流, 是次收集的個體是混集在 M. Monicae 之內, 所以亦有可能是採集自 Rio do Sangue; 該種跟大紅目可卡燈相近, 但身型較為修長, 眼部上虹膜呈紅色, 體表散發淡緑光澤, 身體中央長有一道綠帶, 背部鱗片長有點狀黑斑, 尾斑形狀為黑色大圓形, 黑色尾斑外圍被黃色光斑包圍, 屬體健觀賞價值高的品種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紅寶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最近收到一種令我很驚喜的可卡燈新種, 據魚道水族店主的資訊, 這魚是混在新產地採集的莫妮卡燈中一起輸入, 該種體型短小, 體色紅彩內蘊, 尤以腹部以後, 尾柄及鰭翅最為鮮明, 背鰭及臂鰭頭根鰭翅呈明顯黑色, 眼睛虹膜呈金屬亮藍, 發情時不會變紅, 背部基色呈暗灰藍, 沒長閃鱗, 身體長有幾道不明顯橫紋, 鱗光誘人, 整體表現極美!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申古血喉火尾燈 (Moenkhausia cf. lopesi)

申古血喉火尾燈是2021年新登場品種, 體基色白泛青黃色光澤, 背部長有少量閃鱗, 尾部長深色尾斑, 尾鰭亦呈鮮紅色, 強勢公魚背鰭略為伸延, 為該種的觀賞亮點, 當狀態處興奮時, 近臀鰭位置及喉部會隱約展示出紅彩, 外型方面跟盧比斯燈相似, 同是體長 4.5cm 以上的中小型加拉辛

公魚

母魚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可樂蒂翠綠燈 (Hemigrammus collettii "alto floresta")

這已是我2020年下旬購入的可樂蒂翠綠燈品種, 剛好飼養了一年, 魚商標示採集地在巴西 alto floresta, 體色呈藍綠光澤, 長橘子色鰭翅, 表現清雅, 成魚體長6cm, 暫時是我最喜愛的可樂蒂品種

半成魚時表現

近照成熟後表現





2021年9月26日 星期日

血喉紅彩燈 (Moenkhausia aurora)

這是以 M. cf. lopesi xingu 之名輸入的美麗燈魚, 成魚體長 4cm, 身體基色青黃, 狀態優良及在陰暗環境下飼養, 喉部, 身體後半及各鰭會展示紅彩; 魚商獻描述該物種分佈在申古上游 Serra do Cachimbo; 個人認為, 這是一個近似翡翠霓虹, 赤霞燈的品種, 並非正品的 M. lopesi (盧比斯燈)

p.s. 血喉紅彩燈已於2024年初被發表文獻, 定名為 Moenkhausia aurora, 產地模式位於申古水系的Rio Culuene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莫妮卡燈 (Moenkhausia monicae)

莫妮卡燈是2016年被發表的新種, 產地位於Rio juruena 支流Rio papagaio, 喜歡在水體上層活動, 外型修長, 跟費洛塔金帶燈相似, 體色夢幻, 長紅色眼部上虹, 腮蓋及魚背呈閃爍藍光, 身體基部長紫棕色寬帶, 尾柄位置透現紅彩, 台灣魚雜誌社以 "巧克力焦糖" 來形容是相當恰當


   

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赤霞燈 (Moenkhausia sp.)

赤霞燈外觀近似翡翠霓虹燈, 體表帶點欖綠, 但隨着狀態穩定, 潛藏那紅色色斑續漸展現, 形成夕照紅霞的色彩, 故被中國魚商以赤霞燈稱之



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紅鑽可卡燈 (Moenkhausia cf. rubra)

紅鑽可卡燈的外型, 體色跟紅月可卡燈極相似, 產地為 Comodoro Mato Grosso, 但細仔觀察之下, 可發現紅鑽可卡燈的成體體長比紅月可卡大及粗壯, 體色呈粉紅, 腹部長有暗色斑紋, 體側黑間前幼而後粗且晦明不定, 不像紅月可卡燈的黑間會時常呈現出來, 尾鰭紅色鮮明度亦及不上紅月可卡燈



這半成體f1是由香港小型魚繁殖者波波培育的精品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大目淚眼鑽石燈 (Moenkhausia comma)

大目淚眼鑽石燈, 外型特徵跟巨人紫藍玻璃燈很相近, 這魚體色閃銀, 雙目圓大, 上虹呈血紅色, 肩斑呈橫向後半高企像小山丘狀, 肩斑周邊及背鰭略帶桃紅,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罕品種

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賽圖巴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上月在一批黃金可卡半成魚中, 幸運獲得一隻混雜在內的賽圖巴可卡燈, 該種相當罕見, 過去曾以零星個體到過台灣及大陸; 該種體色易受環境及狀態影響, 色彩介乎於翠綠至墨綠之間, 身體中軸長暗色斑紋, 狀況興奮時, 尾鰭紅色顯得格外鮮明, 個性及體長跟黃金可卡燈大致相同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藍眼金帶可卡燈 (Moenkhausia lineomaculata)

藍眼金帶可卡燈在日本被稱為彩虹可卡燈, 於2015年被發表文獻, 文獻描述棲地位於茹魯埃塞納流域的其中一支上游, 但最近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批量 Aripuana 產紅唇可卡燈內, 也找到少量混進而來的個體; 藍眼金帶可卡燈眼睛虹膜呈上金下藍, 身體基色土黃, 身體中央長亮麗金帶, 金帶起始位置長有一顆藍色色斑, 身體上小黑點呈虛線狀橫向排列, 尾柄位置長有一顆圓形黑色尾斑, 狀態優良時, 脂鰭及尾斑之間會呈現閃爍紅彩; 在體色上, 個人認為是黑點尾類可卡燈之冠, 希望日後能有批量輸入的機會

有關 M. lineomaculata 的文獻資料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水靈燈 (Moenkhausia heikoi)

水靈燈產自申古河支流 Rio iriri, 棲息地為水流湍急的河段, 該種的體色以黑色為主, 體側亮線及鱗片呈閃爍的水藍色, 胸, 腹鰭黃色色彩濃厚, 腹鰭及臂鰭長乳白裙端, 眼部黝黑配合黃橙不定的上虹, 感覺具神秘而高貴, 成魚體長 8cm, 屬耐看耐養的品種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紅翼黑點可卡燈 (Bario sp.)

年幼時外表跟閃鱗可卡燈極為相似的紅翼黑點可卡燈, 根據巴西批商提供的品名為 B. parecis, 採集點很可能是在 Chapada dos parecis 周邊, 但紅翼黑點可卡燈的特徵, 卻跟文獻標本照存有明顯的差異, 文獻照的 B. parecis, 眼部虹膜為全藍, 且身體上半部的鱗片, 齊整地橫列着黑色的斑點, 而紅翼黑點可卡燈的眼部虹膜, 只有下半部份為藍色, 除了尾柄黑斑, 身體上基本沒有明顯的黑色斑點存在, 個人認為該種並不是 B. parecis

紅翼黑點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閃鱗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Moenkhausia parecis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溫泉剪刀燈 (Moenkhausia sp. "scissor tail from Rio San migual")

據日本魚商報告, 溫泉剪刀燈的採集地, 位於玻利維亞的 Rio San migual, 棲地水溫為38攝氏度的溫泉地區, 幼魚時體形修長, 成魚體形會漸長高, 體長為4cm, 長有一雙水藍色眼睛, 體色墨綠, 臀鰭邊緣, 尾鰭上, 下葉及尾柄位置長有黑色斑紋, 個性溫馴, 體格強健, 水溫適應性廣泛, 且群游性良好, 小群飼養最佳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紅臉胭脂可卡燈 (Bario uirapuru)

紅臉胭脂可卡燈, 又名紅腮可卡燈, 產自巴西瓜波上游, 其中一個確切產地是位於新拉塞爾達鎮的 Uirapuru 國家公園之內 (Parque Natural Municipal do Uirapuru, Nova Lacerda), 這也是學名 Moenkhausia uirapuru 的由來, 該種外型特徵跟紅唇可卡燈 (Bario cosmops) 極為相似, 以下是兩品種鑑別分析:-

紅臉胭脂可卡燈 (B. uirapura), 全藍眼, 腮蓋紅色範圍較大, 上唇紅色較暗淡, 頭形較窄長, 身體橫向紋路整齊, 偶然會呈現暗色腹斑, 背部鱗片較具金屬感, 呈淡淡水藍光澤, 黑色尾柄斑相對較小及有橫間伸延至尾鰭末端, 個性上較強悍

紅唇可卡燈 (B. cosmops), 全藍眼, 腮蓋紅色範圍較小, 上唇紅色深潤, 頭形較短圓, 身體紋路明顯呈魚網狀鱗脈, 黑色尾柄斑相對較大, 整體體色較 B. uirapura是豐富, 個性上亦較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