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王子/公主燈家族品種, 據店主黃老太描述, 是以貝蒂燈 (Hemigrammus pulchra) 之名輸入, 但這當然不是貝蒂燈吧! 來的卻是一種我頭次接觸到的Hemigrammus 屬魚種, 由於 pulchra 拉丁語是瑰麗的意思, 所以中文名稱暫定為: 瑰麗公主燈; 該種公魚體型較細, 體長大概 3.5cm, 母魚體態圓潤, 體長 4cm; 體色如琥珀, 體側長有一條青黃不定的亮線, 且長有閃亮肩斑, 臂鰭與身體連接之處長有一條黑線, 公, 母魚背鰭及臀鰭表現修長飄逸, 是我近期的相當喜愛的魚種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彩月可卡燈 (Moenkhausia iris)
彩月可卡燈最早出現在日本市場, 由於其體色呈閃爍紫藍, 所以被日商定名為 Purple kaiser tetra, 據魚商描述, 該種採集地是 Rio aripuana, 其後亦有少量混在紅腮可卡燈內輸入了中國, 近月香港也到來了一批, 確切產地是位於新拉塞爾達鎮的 Uirapuru 國家公園之內 (Parque Natural Municipal do Uirapuru, Nova Lacerda); 我飼養了彩月可卡燈已兩月, 發覺其特徵跟紅月可卡燈有些共通點, 除了體形, 體側橫間相似, 身體上也沒有黃金可卡燈那像污垢般的黑斑, 部份雄性腹部帶紅彩, 紅彩誘發情況也跟紅月可卡燈相似, 而彩月可卡燈背部更會呈現淡淡的金屬紫藍色, 體色多彩艷麗, 故被業界綠隱命名為彩月可卡燈
p.s. 關於彩月可卡燈的文獻, 已於2023年8月被正式發表, 定名為 Moenkhausia iris, 產地為 Chapada dos Parecis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五點鉛筆 (Nannostomus espei)
五點鉛筆體長大概 4cm, 產自南美北部國家法屬奎內亞的馬札魯尼水系 Mazarui river system, 身體長有一道金屬橫帶, 其下是一道暗色色斑, 由口器一直伸展至尾柄位置, 而體側的五顆黑斑, 是為這魚主要的標記; 該種個性溫馴, 飼養容易, 唯法屬奎內亞並非出口觀賞魚的主流國, 輸出市場批次極不穩定, 因此導致價格高昂, 未被大眾玩家所接受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蘇利南赤目赤線燈 (Hyphessobrycon sp. "red line" from Suriname)
赤目赤線燈分佈在內格羅河, 蘇利南及法屬奎內亞等地, 當中以蘇利南及法屬奎內亞產的赤目赤線燈紅線最為深紅, 該種亮線是由紅金雙色所組成, 但紅色色素所佔比例較廣, 所以看上就像只有紅線一道; 赤目赤線燈分佈雖然廣泛, 但由於蘇利南不算是熱門的觀賞魚出口國, 輸出批次並不穩定, 希望這種嬌艷的小型燈魚日後可以普及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藍眼閃鱗可卡燈 (Moenkhausia andrica)
藍眼閃鱗可卡燈屬黑斑尾類可卡燈家族其中一種, 名稱由來是因為身體背部長有一道藍綠閃鱗而得名, 產地是 Rio Teles Pires, 該種外型粗壯, 跟紅唇可卡燈 (Moenkhausia cosmops) 及其族成員相近, 眼部虹膜顏色呈上橙下藍, 鱗片斑紋排列齊整, 尾斑形狀為黑色大圓形, 黑色尾斑外圍被黃色光斑包圍; 該種飼養容易, 良好狀態可經常保持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黃鑽彩虹可卡燈 (Moenkhausia petymbuaba)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秘魯白玉金剛燈 (Phenacogaster sp.)
這條來自秘魯的 Phenacogaster sp., 據魚商說是秘魯紅翅金剛燈變異個體, 到來時已接近成魚階段, 體長 4.5cm, 擁雪白晶瑩的體色, 可清楚看見魚腮及內臟, 方尾斑及胸斑黑色色素淡薄, 尾斑呈橫向形狀, 鰭翅修長飄逸, 配合其溫馴的性格, 表現高貴華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