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金線燈產地在巴西中部瑪瑙斯一帶, 據文獻記載, 在 Igarape da mae joana 及 Igarape Castanha 也有收集到標本記錄, 最近也有外國魚商從委內瑞拉輸入了批量, 體色上跟Hemigrammus屬的幾種赤目金線類很近似, 體側同樣長有金色亮線及紅目, 但該種原來是 Acestrorhynchidae (狼牙脂鯉科) Hoplocharax屬的小型加拉辛類, 狼牙脂鯉科其內, 還有我們較熟悉的品種, 當中包括 Heterocharax leptogrammus (紅水晶二線燈), Heterocharax virgulatus (二線水晶燈), Gnathocharax steindachneri (神風燈), Lonchogenys ilisha (可樂蒂水晶燈) 等等, 牠們在外型及食性方面也有共同特徵, 例如外表猙獰的口器, 巨圓的目孔, 幼小的鱗片, 食性偏向於動物性活餌方面, 而中型或更大型化的狼牙脂鯉科會以捕獵小魚或昆蟲為食, 小型的性格則很溫和, 能跟其他小型魚類混養; 大目金線燈成魚體長大概只有3.5cm, 體格嬌柔, 初進缸時須以人工飼料配合豐年蝦幼體馴餌, 適應後人工飼料也會接受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蘇里南綠線斑尾燈 (Hemigrammus boesemani)
這隻出口自蘇里南魚商的斑尾類加拉辛, 成魚體長 4.5cm, 外型色彩有點像 藍琉璃燕尾燈, 體色晶瑩泛綠, 體側長有翠綠色的亮線, 尾柄長黑色大圓尾斑, 尾鰭上下葉長有淡淡的黑色斑紋, 成魚體長 4.5cm, 個性溫馴, 體態修長嬌小, 個性溫馴, 喜歡在水體中上層活動, 小群飼養較合適
白羽毛燈 (Moenkhausia sp. from Suriname)
羽毛燈家族有數種, 分佈在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 如蘇里南, 秘魯及法屬奎內亞巴西北部羅賴瑪州等地區, 這個家族燈魚色彩素淡, 在臀鰭處俱長有一道細長黑色條紋, 背鰭由內至外呈紅黑黃三色, 當游動舒張鰭翅時, 彷如鳥類揮動羽翼時般的姿態, 羽毛燈亦因此而得名; 另外, 白羽毛燈長有完整側線, 可推測該種並非 Hemigrammus unilineatus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白金正圓斑尾燈 (Moenkhausia sp. "black tail spot platinum")
正圓斑尾燈產自秘魯, 過去都是以雜燈身份混進, 早前有白金型的個體批量輸入, 機會當然不可錯過, 白金型的正圓斑尾燈比原型的更有瞄頭, 成魚體長大概5cm, 除了尾柄上的圓大尾斑標記, 體色也別具一格, 在金屬粉陳之內, 隱藏着翡翠般的美艷絕色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紅尾金芒燈 (Hyphessobrycon sp. "red arrow")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油彩可卡燈 (Bario skolioplatus)
Bario skolioplatus 油彩可卡燈是我近期比較留意的其中一種小型加拉辛, 早前有新種被發表文獻, 魚類學者亦將其跟 B. cosmops 及 B. uirapuru 作為比較對象, 而 B. skolioplatus 早在2005 年已被發表文獻, 歸類在 Hemigrammus 屬之內, 而非大部份可卡燈大族的 Moenkhausia 及Bario屬; 據文獻記載, 該種只在 Rio Juruena 上游 the igarapé Mutum and
the igarapé 12 de Outubro 兩處支流找到, 且採集到的數量對比其他共棲的品種稀少; 在外型上跟紅唇可卡燈 (Bario cosmops) 相似, 長有一雙藍色圓目, 上唇位置亦隱約呈現淡淡的橙紅色, 體色方面表現獨特, 身體基色為土黃, 體表呈淡淡的水藍色光澤, 身體下半部份長有一列寬闊的黑色色斑, 尾柄呈鮮明橙紅色, 色彩佈局就如一幅描繪日落的油彩畫般, 色彩醉人, 令人目不暇給!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粉紅鑽石可卡燈 (Moenkhausia nigromarginatus)
粉紅鑽石可卡燈是藍眼可卡燈類的其中一種, 產自塔巴荷斯水系內其中一支流域, 跟其家族成員一樣長有一雙藍綠色的眼睛, 體側長有一條明顯黑線, 而身體後半部份, 背部及鰭翅, 均呈橙紅的色調, 背部鱗片閃爍如繁星閃鑽, 該種個性溫和, 成魚體長 7cm或以上, 屬中型的加拉辛品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