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投肯亭斯產白玉翠綠燈 (Hemigrammus sp. from Rio Tocantins)
白玉型的翠綠燈在南美多支水系也有分佈, 繼早前收集到的奧亞波基白玉翠綠燈後, 今次則是採集自投肯亭斯流域的白玉翠綠燈, 體長大概 5cm, 體色晶瑩, 體側長有藍綠色的亮線, 藍綠色彩也遍佈在亮線附近位置, 整體觀感極佳, 而且體格強健, 可惜這美麗品種在市場上並不常見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黃鰭公主燈 (Moenkhausia sp.)
黃鰭公主燈產自秘魯, 外型跟產自巴西南部潘納塔爾的公主燈很像似, 同樣在臀鰭與魚體交接處, 長有一黑色分界線, 這是王子公主家族加拉辛的共通點, 而在身體中央, 亦長有一條淡淡的側線及金屬藍色的胸斑, 體色如水晶般晶瑩剔透, 整體表現高雅溫文, 成魚大概 4.5cm, 飼養容易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神風燈 (Aphyocharax steindachneri)
神風燈下顎發達, 長相兇惡, 喜歡在水中上層活動, 其胸鰭已進化成類似翅膀般的功用, 以便受襲時躍出水面逃避襲擊, 此特徵也可在斧燕類加拉辛處找到, 雖然長相兇惡, 但性格尚算溫和; 該種在南美洲多支流域也有分佈, 當中衍生出多個亞種, 在體色及尾斑方面都各具不同的表現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黑尾幽靈燈 (Hyphessobrycon clavatus)
這是一種首次輸入香港市場的洛卡家族加拉辛, 確切採集地在哥倫比亞 的 Rio Guaviare 中下游, 另外早在2010年時日本也輸入過一批, 那次的採集地則在 Rio Ariari, 當時也以 Tetra ariari 之名通貨; 這魚體色以青黃色為基色, 並具有黑腹特徵, 而黑色條紋更伸展至尾鰭盡處, 尾鰭黑斑上下長有黃白色斑紋, 表現鮮明, 成魚體長不超過 4cm, 屬較小型的品種, 對水質要求稍高, 在初導入時必須注意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紅袖燈 (Hyphessobrycon sp. "super red line")
紅袖燈產自秘魯境內的泰加流域 (Rio Tigre), 體側紅線表現鮮艷, 亦具有梅塔家族的暗腹特徵; 過往輸入量很少, 現在卻已漸漸普及, 飼養上難度不高, 但須注意盛夏水溫高時, 比較容易引發病症; 該種曾經也有白金個體在市場出現過, 屬非常罕見的魚種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半紅型一點紅 (Hemigrammus sp. aff. stictus)
本月終於收集到一隻夢幻級的加拉辛 ~ 半紅型一點紅, 暫時半紅型的已知產地只分佈在哥倫比亞境內的奧利諾科支流 Rio Mesetas 及 委內瑞拉 Capanaparo River National Park 範圍內的 Caño La Pica; 根據 Ivan Mikolji 的報告, 該種體長平均只有 2.5cm, 而不超過 3.5cm, 身體紅色部份伸展至背鰭中間以下位置, 所占大概是身體的一半, 前半身就如其近親 一點紅 (Hemigrammus stictus) 般呈翠綠色彩, 由於只能在特定的地點才可找到, 魚商能採購到的機會很微, 期望這個美麗魚種能早日普及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金線短筆燈 (Nannaethiops unitaeniatus)
在2010年被列入 IUCN Red List 名冊內, 被評定為 (Least Concern) 級別的的金線短筆燈, 廣泛分佈在西非多個地區, 包括尼日爾河 (Niger River) 及 乍得盆地 (Chad basin) 等地區; 個性溫馴, 飼養亦容易; 母魚體長大概 6cm, 雄魚體型較母魚修長細小, 但色彩上則較艷麗, 背鰭, 尾鰭及尾柄上皆呈紅色, 體色也較金黃, 兩性體側俱長有一條橫向黑線, 黑線之上有一金色亮線平衡生長, 喜歡在水草叢之內活動, 以往較少輸入, 屬珍貴的非洲短筆燈品種
IUCN Red List 對該種的報告
IUCN Red List 對該種的報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