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雜在紅尾幽靈燈群內一同進口的洛雷托白翅水晶燈, 產自秘魯洛雷托 (Loreto), 身體泛着黃銅色的光澤, 晶瑩通透如水晶一般, 另外該種在背鰭, 臀鰭及尾鰭的上, 下葉邊緣, 均長有明顯的白斑, 當游泳鰭翅揮動時, 顯得非常注目好看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迷你水晶翠綠燈 (Moenkhausia sp.)
這魚我曾經在某秘魯魚商的貨品廊上看過, 名為 Tetra cunchi amarillo, 一直期待着到手的機會, 最近終於在秘魯線的批量可樂蒂翠綠燈內找到了一隻, 這魚特徵及體色跟可樂蒂翠綠燈很像 , 同樣長有黑漆漆的眼睛及臂鰭與魚體交接的分界線, 分別之處是這種迷你的翠綠燈, 體色是呈半透明狀, 而且體長方面也比較細小, 給人留下嬌柔的感覺..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翡翠李維士燈 (Hemigrammus cf. levis)
本月有幸穫得一隻罕見且色彩艷麗的黑點尾類加拉辛, 混雜在批量藍琉璃燕尾燈之內, 證明產地位於巴西雅拉瓜雅流域 (Rio Araguaia), 另在採集自Rio Mamore 的企鵝燈亦有發現過, 該種體色呈亮麗藍綠, 體側長有寶石綠的亮線, 尾斑形狀色彩跟 Hemigrammus levis 的很近似, 其黑尾斑的外圍被兩道白色斑紋所包圍, 配合其修長體型, 游動時就像火剪一般, 遺憾的是這品種暫時沒有批量進口, 要再遇上可非容易; 由於該種至今尚未有中文流通名稱, 因此暫定為:【翡翠李維士燈】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珍珠燈 (Poecilocharax weitzmani)
珍珠燈分佈於南美洲北部, 包括內格羅河上游, 奧利諾科及秘魯國境內; 牠們的外貌與動態, 有別於一般南美加拉辛, 成魚背部呈橘紅色及長橙紅色的背鰭, 這特徵在雄魚身上較為明顯, 體側長有黑間, 黑間上長滿金屬藍色的鱗片, 色彩悅目, 成魚體長只有3cm 左右, 平日喜歡躲藏在水草叢內或枯木底下的洞穴, 個性害羞, 飼養上須放置多些如流木等物件, 給予牠們作巢穴之用, 喜歡天然活餌, 但對人工飼料亦不抗拒, 唯在搶食方面比較遜色, 在這方面須多加照顧, 當健康穩定後, 是極富觀賞價值的加拉辛品種
夢幻炫彩燈 (Ceratobranchia obtusirostris)
夢幻炫彩燈產自秘魯的亞瑪遜河上游, 據悉成魚體長可至 10cm, 外型修長, 體側長有暗色橫向黑間, 狀態優良時, 背鰭, 腹鰭及臂鰭邊緣的白斑格外鮮明, 體側黑間及背鰭色彩也會加深, 喜於缸中底層活動, 同族間不時互相格鬥追逐, 造成鰭翅破損, 飼養時這方面必須注意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二線水晶燈 (Heterocharax virgulatus)
二線水晶燈, 學名為 Heterocharax virgulatus, 據悉在塔巴荷斯水系及內格羅上游也有分佈, 該種長有黑色巨目, 體色晶瑩, 身體長有兩條翠綠色的亮線, 上線長在身體中央, 下線則由腹部起, 至臀鰭與魚體分界黑線的末瑞交接, 魚腹位置也會展示出翠綠光彩, 母魚體型較雄魚為大, 體長大概 5cm, 雄魚則只有4.5cm以下, 只要選擇的是健康良好的個體, 隨後在飼養上是難度不高的魚種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香蕉牛奶燈 (Moenkhausia beninei)
這隻被日本魚商描述為粉紅霓虹sp.的巴西加拉辛, 跟燈神 evcafe 的網誌內提及的圖卡諾古銅燈極為相似, 從年初開始飼養至今, 其體格已成長了不少, 可發現該種並非粉紅霓虹的近似種, 而是一種類似牛奶燈的物種, 頭型短圓, 體型像元寶般飽滿, 身體呈金黃色, 狀態興奮時更會展示出紅肩及紅線的特徵; 飼養近三個月, 體長方面仍維持在 5cm左右, 暫時仍是幾種最罕見的可卡燈品種
p.s. 2018年10月被發表文獻, 名為Moenkhausia beninei
p.s. 2018年10月被發表文獻, 名為Moenkhausia beninei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