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綠背小血心 (Megalamphodus socolofi "green back white dorsal white seam")

產自普魯斯流域 (Rio Purus) 的小血心旗, 是紅心旗家族的其中一員, 這地域型的小血心在幼魚時期, 背部帶有較明顯的綠色的光澤, 隨魚隻成熟漸長, 綠色的光澤便會續漸消退, 雄魚體型比母魚稍大, 型格圓潤; 每當兩雄相遇之時, 各鰭盡展, 看上就像飛舞中的蝴蝶, 此時臀鰭還會顯示出明顯的白斑, 通體透出紅彩, 表現相當奪目; 除此之外, 這品種的群游性也很好, 是水草造景缸的良好素材

金剛胭脂燈 (Characidae sp. from Rio Jurua)

二月時, 給我遇上了一隻來自秘魯的稀珍加拉辛, 從網上幾位南美燈科玩家的資訊得知, 這品種大多混雜在火焰亞瑟燈群一起進口, 可推算出這品種的原產地是來自祖魯亞流域 (Rio Jurua); 這魚外表強悍, 但個性卻很溫馴; 當養穩後, 整個身體會展現出素紫色的光澤, 身體長有一個 "H" 狀胸斑及深紫色的尾斑, 兩斑之間由一道紫色的線條連接起來, 當狀態優良時, 尾斑位置之上及鰭翅, 還會展現出橘子般的色調; 飼養至今, 成長良好, 體長已長至4cm, 續漸養出韻味來

2/12



5/12 入手的另一個體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藍帝燈 (Hyphessobrycon cyanotaenia)

根據2016年發表的文獻從新描述, 藍帝燈確切產地是位於巴西塔巴荷斯上游支流茹魯埃塞納 (Rio Juruena) 的 Rio Papagaio, 藍帝燈 (Lapis-Tetra)為魔鬼燈家族裹其中之一種, 2006被正式確定其有效學名為 Hyphessobrycon cyanotaenia, 中英文俗名及學名, 均是根據其體色特徵而命名, 身體體側長有一條寬粗的黑間, 其粉藍色光澤主要分佈在黑間附近的位置, 體型粗厚, 成魚可長至4cm, 個性活躍, 所以在拍攝上並不容易

2/2012 購入自宏高的幼魚


4/2012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紅眼祖魯亞燈 (Hyphessobrycon chiribiquete)

2012年2月, 終於有機會遇上夢寐以求的逸品加拉辛 ~ 紅眼洛卡燈近似種 (名紅眼祖魯亞燈/Hy. cf. Agulha from Jurua/Peru), 合共三隻, 已是大概4cm長度的成魚了, 混在火焰阿瑟燈之內一同輸入, 根據火焰阿瑟燈的原產地分佈及德國水族出口商 aquarium glaser 的資料, 可推測其產地為秘魯境內祖魯亞流域 (Rio Jurua); 另一方面, 據魚商發佈的資料 Rio Itaya 及 Rio Ampiyacu 也有採集出口的記錄; 這魚當養穩後, 身體便展現出青黃的色彩, 而體側那深藍色的橫帶, 上下被淺藍至綠的光澤包圍, 配合橘紅的尾鰭及眼部虹膜, 色彩極盡華麗, 非筆墨所能形容

該種於 2020年被發表文獻, 定名為 Hyphessobrycon chiribiquete, 文獻描述產地是哥倫比亞的 Río Caquetá drainage 及秘魯的 Río Ucayali drainage

以下是一些有關這魚的連結:-
(一) : 來自 zakkycharacin 的報告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洛雷托水晶燈 (Hyphessobrycon sp. "loreto crystal")

混雜在紅尾幽靈燈群內一同進口的洛雷托水晶燈, 產自秘魯洛雷托 (Loreto), 身體晶瑩通透, 如水晶一般, 從不同角度去觀賞其體側的亮線及腹部, 均會展示出藍橙黃不定的顏色, 配合橙紅色的眼部虹膜, 增添了整體的姿彩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大帆燈 (Crenuchus spilurus)

大帆燈分佈於南美洲北部, 如巴西內格羅河上游的巴塞羅斯等流域, 秘魯的納普流域以及奎內亞的沿岸流域 Río Essequibo等地, 產地不同, 特徵也有所分別; 牠們的外貌與動態, 有別於一般南美加拉辛, 成長後擁有如船帆般的背鰭, 除了胸鰭, 各鰭均具有放射狀條紋, 頭部口器巨大, 雄魚背鰭比母魚寬闊, 成魚體長可達6cm, 平日喜歡躲藏在水草叢內或枯木底下的洞穴, 具領域性, 但佔據領域不廣, 所以混養亦可, 飼養上須放置多些如流木等物件, 給予牠們作巢穴之用, 以便減少同族間的鬥爭, 喜歡天然活餌, 但對人工飼料亦不抗拒, 而且身體語言豐富, 是極富觀賞價值的加拉辛品種

12/2011 購入自熱帶雨林



幼魚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三色橘尾燈 (Moenkhausia bonita)

三色橘尾燈, 又名幻尾燈, 是斑尾家族的成員, 於2011年夏天, 首次經台灣澄浩水族輸入香港; 2004年原文獻描述產地為 Rio Miranda, Bonito, Rio Paraguay basin, Mato Grosso du Sul; 其後在2019年, 學者修訂文獻, 發現該種分佈廣泛, 巴西南部 Parana 及鄰近接讓的巴拉奎及烏拉圭; 該種體色呈欖綠, 當狀況優良時, 尾鰭那黃, 橘及黑三種顏色格外鮮明, 在造景缸中小群飼養, 表現出青雅脫俗的感覺, 是水草造景缸中的要角

1/2012 購入自宏高 Pantanal 產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