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表現特殊的赤目金, 長相跟裴洛堤赤目金線燈(Hemigrammus bellotti) 很相似, 但卻長着米諾水晶旗 (Hyphessobrycon dorsalis) 的素淡色彩, 體色只呈淡淡微黃, 眼部上虹的紅色亦表現得很暗沉; 有此表現, 可能是擬態進化的後果, 而我發現牠時, 是混在幾隻哥倫比亞產的米諾水晶旗當中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黃彩阿瑪帕三色燈 (Hyphessobrycon cf. amapaensis)
最近日本市場有一新種加拉辛登場, 被描述有黃體特徵及以野生阿瑪帕三色燈之名通貨, 而香港有店也從巴西輸入了一批, 到店後可發覺這魚並非原種的阿瑪帕三色燈, 該種長有特殊黃體的表現, 體側亮線由紅, 黑二色所組成, 但紅線會隨本身狀態或外界環境而改變, 成魚體長可長至4公分以上, 特徵明顯有別於原種的阿瑪帕三色燈 (Hyphessobrycon amapaensis)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阿蓮卡橙線霓虹 (Hemigrammus sp. "orange line" from Alenquer "Lago inanu")
適逢巴西七彩神仙的產季, 很多特殊產地的燈魚也陸續被採集及推出市面, 而今次介紹的粉紅霓虹近似種, 也是採集自阿蓮卡七彩的其中一個棲息地 ~ 伊拿奴瀉湖 (Lago inanu), 這魚雖然說是粉紅霓虹的近似種, 體色卻一點粉紅也沒有, 換來是低調的土黃, 配合赤色的眼睛上虹, 橙黃的體側亮線及乳白的鰭翅邊緣, 表現誘人; 體型方面屬短小精悍, 成魚體長大概只有 4.5cm, 與委內瑞拉產的粉紅霓虹較接近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可樂蒂水晶燈 (Lonchogenys ilisha)
水族市場近月不斷有出口自委內瑞拉的紅型二線水晶燈輸入, 在當中找到一隻被名為 Lonchogenys ilisha 的中型加拉辛雜燈, 最近德國 Aquarium Glaser也有批量通貨, 台灣紅鱗水族則因其體色近似可樂蒂翠綠燈, 因而替該種取名為可樂蒂水晶燈; 進缸初時顯得比較瘦弱, 後經馴餌後, 其色彩及體態才漸漸展現出來, 除了色彩跟可樂蒂翠綠燈相似之外, 在體型上卻跟二線水晶燈很相似; 但這魚有捕食小魚的習慣, 只可跟其他體型相約的品種混養, 可算是奇珍的南美加拉辛科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帝王燈 (Nematobrycon palmeri "wild form")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七彩龍王燈 (Pterobrycon landoni)
這隻在野生皇帝燈內挑出的奇異雜燈 ~ Pterobrycon landoni, 對該種認識的人不多, 當中包括小弟在內, 有幸得到澳門玩家 Victor Tang 兄提出是 Pterobrycon myrnae 一說, 於是便從 Pterobrycon屬開始入手調查, 發覺 Pterobrycon myrnae 產地分佈在中美洲哥斯達黎加, 加上對比過網絡提供的照片後, 發覺體長及體色上都存在差異, 並非該物種的可能性很高; 後來在 FB 得到另一位高人的提供, 並傳上一篇有力文章, 證明就是 Pterobrycon landoni 沒錯, 在內記錄了該種在哥倫比亞的 Atrato River basin 中, 上游分佈, 而這處正是皇帝燈的其中一個棲息地; 外型特徵方面, 體長最大 2.5cm, 體色呈淡淡粉藍, 腹部長橙黃藍綠鐳射光澤, 背鰭對下魚體長有一黑點, 及尾柄上長有長型深藍色尾斑, 各鰭翅非常發達, 外型有點龍王燈的影子, 由於至今都沒有中文名稱記錄, 因此暫定名為:【七彩龍王燈】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綠線鉛筆 (Nannostomus marilynae)
個性文靜可愛的綠線鉛筆, 體長大概只有3cm, 身體長有一條金屬色青線及三條橫向黑線, 上線及中線較粗, 中線由吻部伸展至尾鰭為止, 腹部下線黑帶較幼, 黑線末端近尾鰭位置長有紅色的色斑; 市場常接觸到的綠線鉛筆, 每每都是來自哥倫比亞線的品種, 其實在內格羅內的其他小支流, 還有不少綠線鉛筆的地域種不斷地被採集得到, 偶然也會混雜綠蓮燈一起輸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