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阿蓮卡橙線霓虹 (Hemigrammus sp. "orange line" from Alenquer "Lago inanu")

適逢巴西七彩神仙的產季, 很多特殊產地的燈魚也陸續被採集及推出市面, 而今次介紹的粉紅霓虹近似種, 也是採集自阿蓮卡七彩的其中一個棲息地 ~ 伊拿奴瀉湖 (Lago inanu), 這魚雖然說是粉紅霓虹的近似種, 體色卻一點粉紅也沒有, 換來是低調的土黃, 配合赤色的眼睛上虹, 橙黃的體側亮線及乳白的鰭翅邊緣, 表現誘人; 體型方面屬短小精悍, 成魚體長大概只有 4.5cm, 與委內瑞拉產的粉紅霓虹較接近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可樂蒂水晶燈 (Lonchogenys ilisha)

水族市場近月不斷有出口自委內瑞拉的紅型二線水晶燈輸入, 在當中找到一隻被名為 Lonchogenys ilisha 的中型加拉辛雜燈, 最近德國 Aquarium Glaser也有批量通貨, 台灣紅鱗水族則因其體色近似可樂蒂翠綠燈, 因而替該種取名為可樂蒂水晶燈; 進缸初時顯得比較瘦弱, 後經馴餌後, 其色彩及體態才漸漸展現出來, 除了色彩跟可樂蒂翠綠燈相似之外, 在體型上卻跟二線水晶燈很相似; 但這魚有捕食小魚的習慣, 只可跟其他體型相約的品種混養, 可算是奇珍的南美加拉辛科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帝王燈 (Nematobrycon palmeri "wild form")

帝王燈原產自哥倫比亞的 San Juan River basin 及 Atrato River basin, 由於國內, 東南亞, 甚至歐洲都有價廉物美的人工繁殖魚供應, 導致帝王燈的野生魚, 已差不多絕跡於市; 事隔多年, 最近終於再有野生的帝王燈出售, 野生品在色彩上, 尤其在背部的藍光, 比人工品確勝一籌, 而其寶藍色眼睛, 配合由頭部一直伸展至尾鰭末端的黑間, 予人一種神秘而迷人的感覺; 而成熟的雄魚的背鰭, 臀鰭主骨, 及尾鰭末端上, 中, 下主骨俱會伸長成翅狀; 而母魚在色彩及外型上, 可觀性相對雄魚就顯得低調得多

雄魚

母魚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七彩龍王燈 (Pterobrycon landoni)

這隻在野生皇帝燈內挑出的奇異雜燈 ~ Pterobrycon landoni, 對該種認識的人不多, 當中包括小弟在內, 有幸得到澳門玩家 Victor Tang 兄提出是 Pterobrycon myrnae 一說, 於是便從 Pterobrycon屬開始入手調查, 發覺 Pterobrycon myrnae 產地分佈在中美洲哥斯達黎加, 加上對比過網絡提供的照片後, 發覺體長及體色上都存在差異, 並非該物種的可能性很高; 後來在 FB 得到另一位高人的提供, 並傳上一篇有力文章, 證明就是 Pterobrycon landoni 沒錯, 在內記錄了該種在哥倫比亞的 Atrato River basin 中, 上游分佈, 而這處正是皇帝燈的其中一個棲息地; 外型特徵方面, 體長最大 2.5cm, 體色呈淡淡粉藍, 腹部長橙黃藍綠鐳射光澤, 背鰭對下魚體長有一黑點, 及尾柄上長有長型深藍色尾斑, 各鰭翅非常發達, 外型有點龍王燈的影子, 由於至今都沒有中文名稱記錄, 因此暫定名為:七彩龍王燈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綠線鉛筆 (Nannostomus marilynae)

個性文靜可愛的綠線鉛筆, 體長大概只有3cm, 身體長有一條金屬色青線及三條橫向黑線, 上線及中線較粗, 中線由吻部伸展至尾鰭為止, 腹部下線黑帶較幼, 黑線末端近尾鰭位置長有紅色的色斑; 市場常接觸到的綠線鉛筆, 每每都是來自哥倫比亞線的品種, 其實在內格羅內的其他小支流, 還有不少綠線鉛筆的地域種不斷地被採集得到, 偶然也會混雜綠蓮燈一起輸入

銀藍燈 (Bryconamericus sp.)

接續上回介紹的翡翠幻尾燈, 今趟這同樣具有斑尾特徵的品種, 根據台灣水族生態雜誌社出版的 Tropical Fish Collection 2 (第71頁) 的描述, 名為銀藍燈, 歸 Bryconamericus 屬的其中一種, 這次是跟紅兩點型翡翠幻尾燈混合輸入日本的, 相信兩者俱是在同一棲息採集而來, 而 II型整體的色彩表現, 比紅兩點型的更感翠綠, 體側綠線寬闊, 尾鰭呈黃色, 只有上葉及中央位置會出現隱約的黑色尾斑, 成魚體長5cm, 個性上有驅趕其他小魚的習慣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翡翠幻尾燈 (Moenkhausia cf. bonita "crystal green scissor tail")

一種採集自雅拉瓜雅流域的斑尾類加拉辛新登場, 這種小型燈魚, 個性活躍, 色彩晶瑩, 身體長有淡淡的綠色金屬亮線, 尾鰭上葉會不時出現紅黑雙色的色彩, 鰭彩的呈現, 跟環境與狀態相關, 而這情況也會發生在很多斑尾類加拉辛身上